详解传统工艺“覆土烧刃”

 二维码 18295

在古代,没有现代科技环境,没有精密电子仪器,没有大型冶炼设备,没有万吨级熔炉,但是古人对于优质刀剑的追求是一直在努力的。

众所周知,钢铁材料,越硬越脆越容易断,但是软了又容易变形扭曲卷刃。

淬火会增加刀身整体的硬度,但同时也带来了断刀的风险,那怎么办呢?

怎样才能让一把刀同时具备硬度和韧性呢?

古人苦思冥想和多次实践之后,“覆土烧刃”工艺便应运而生!!



覆土烧刃工艺,最早可能追溯至中国汉代,后经由朝鲜半岛传入日本,日本人将此项工艺发扬光大,烧刃工艺同时也是日本刀的灵魂所在。



所谓“覆土烧刃”,就是以特殊配方调配的泥土。分区域覆盖刀身不需要高硬度的位置,然后将刀剑置于炉中加热至特定温度,最后迅速放入冷却液中急速冷却。当红热的刀身进入水中后,赤裸的部分迅速冷却,而有泥土覆盖的部位的温度变化不会非常明显,导致硬度与赤裸部位不同,从而达到刚柔并济的效果,在刀刃部位硬度高的情况下,依旧能保持刃区以外部位的良好韧性。


如下图,传统的日本刀是用两种泥土分别覆盖于“刃区”和“刀身”,红褐色河青灰色的泥土分别有减速冷却或加速冷却的作用。


微信图片_20210123123404.jpg



需要知道的是,刃纹(文),也就是烧刃纹理,也是由这一过程产生的,不同的覆土方式和技巧造就不同的烧刃纹理。如下图


微信图片_20210123123401.jpg微信图片_20210123123359.jpg



下一步,就是将覆土好的刀条放入火炉内进行加热,刀匠会根据刀身烧红的颜色,来判断温度是否达到所需的温度数值。由于需要通过颜色来判断温度,所以这一步骤一般在夜间进行,或者白天的黑暗环境下进行。以确保温度的精准。如下图


微信图片_20210123123358.jpg微信图片_20210123123356.jpg



待温度达到刀匠所预期的数值,刀匠就会将刀条迅速插入冷却液中,进行快速冷却,让金属产生晶体变化,来得到“刃口硬刀身柔韧”的刀条。如下图。刀匠正快速将烧红的刀条放入水槽中:

微信图片_20210123123353.jpg



下图是刀身在进入水中之后的简短变化图示:





微信图片_20210123123338.jpg微信图片_20210123123351.jpg




待刀条彻底冷却,此过程就结束了。要知道的是,淬火之后开裂和报废几率极大。所以淬火也是需要相当丰富的经验和一些运气。



冷却后,此时的刀条,由于覆土厚度,淬火温度,刀条材质成分的各种不同,经由淬火冷却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,刀条是歪七扭八的,朝各种方向弯曲,此时需要刀匠用大锤和肉眼校正以后,才能使用。

微信图片_20210123125358.jpg微信图片_20210123125401.jpg微信图片_20210123125403.jpg微信图片_20210123125414.jpg



另外,网上谣传的日本刀弧度是淬火自然形成的,是不严谨的。真实的是淬火之后形制是不可预估的,后期一般都会由刀匠使用大锤或“局部加热调整”来加以调整弧度,达到刀匠心目中的姿态。

如下图

微信图片_20210123125405.jpg微信图片_20210123125408.jpg微信图片_20210123125406.jpg微信图片_20210123125401.jpg






之后是刀剑的研磨,传统的日式研磨是一项非常复杂和费人力的工序,此工序也是展示一把刀的关键步骤。研磨会展现出刃纹和各种刀身的肌理细节以及晶体动态:


微信图片_20210123130127.jpg微信图片_20210123130129.jpg微信图片_20210123130126.jpg微信图片_20210123130124.jpg



等待研磨完毕,会留下各种精美的覆土烧刃纹理走向,如下图


微信图片_20210123130437.jpg微信图片_20210123130441.jpg微信图片_20210123130433.jpg







就此,覆土烧刃工艺科普结束,谢谢大家对二娘茶楼的支持

会员登录
获取验证码
登录
登录
其他账号登录:
我的资料
我的收藏
购物车
0
留言
回到顶部